找到相关内容533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释迦也失在南京、五台山及其与明成祖关系史实考述

      谢重光、白文固:《中国僧官制度史》第249页:“永乐迁都以后形成了北京和南京两套政府机构,反映在僧官体制中,亦有北京僧录司和南京僧录司之别。北京僧录司是僧司正本所在。”  ⑨《明太祖实录》卷一七六...

    陈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90669055.html
  • 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

    合厥重光。玄关幽键感而遂通。远源浚波酌而不竭。龙鬼归仰天人擎足乌呼。我祖之丽德岂可得称乎。而泛爱不舍物。恐后世造塔庙无所表彰。窃据灵感制祇洹图经双卷矣。叔世怀道之士无有出乎玉关。超乎苍岭系索攀杙之劳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10169634.html
  • 近年中国宗教学研究综述

    官制度、佛教寺院、僧人生活等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一定的成果。在僧官制度方面,谢重光、白文固合作的《中国僧官制度史》对中国僧官制度的产生与演变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。在佛教寺院方面,张弓的《汉唐佛寺文化史》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40169897.html
  • “半跏思惟像”再探

    邺下。齐灭周废为僧藏之,大隋阐教还重光显。”(注十)在此姑且不论这段文字所记神奇故事的真实性,但由这段记载的内容看来,此对北朝佛教美术影响深远的吴寺太子思惟像,是吴苍鹰从一印度婆罗门处所得,所以太子思...

    李玉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03971667.html
  • 略论太武帝灭佛

    是信仰理念展现和发挥的枢纽,是修行实践和社会教化的基地,是了解佛教精神的窗口,是佛教荣辱兴衰的象征。佛教的复兴,寺院的建设是首要问题。在党恢复宗教自由政策后,殿堂辉煌,古刹重光,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3773530.html
  • 何蓉:国家规制与宗教组织的发展:中国佛教的政教关系史的制度分析

    负责对僧尼的教化与约束,北魏设立了专门管理佛教事务的机构昭玄寺,形成了较完备的僧官体制(白文固, 1984;谢重光, 1986;明复, 1981) 。  到了隋唐时期,政治上的统一将佛教更密切地纳入政治...社会学[M ]. 康乐、简惠美,译. 台北:远流.  谢重光. 1986. 晋-唐僧官制度考略[ G] / /何兹全,编. 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(1934-1984).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. ...

    何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4973959.html
  • 中国律学研究的方法论检讨——以弘一法师为例

    以为辅助。”法师所编《南山律在家备览》为在家居士的学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,在海内外信众中至今影响甚大。   弘一法师重拨南山祖师灯,经十多年的倡导与身先示范,使南山律宗一系,得以重光。 ...藏》第40册,第1页。   [16] 怀素《僧羯磨卷上并序》,《大正藏》第40册,第511页。   [17] 智旭《八不道人传》   [18] 吕澂《律学重光的先决问题》,《法音》,1998年3...

    温金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92673999.html
  •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述义

    使佛道重光,众生得度,是为庄严佛土么?须菩提说:不也。为什么呢?所谓庄严者,论事相若实有,论本体是性空,亦不过一名而已,大众须知,佛土有二,庄严也有二:一是有相的,如七宝池八功德水,种种妙相,以及此世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3476149.html
  • 丝绸之路上的佛寺古刹巡礼(1)

    流畅。(李国)   [参考文献]   1.重光《慈恩寺大雁塔》,《文物参考资料》,1958年第8期,页71~72。   2.罗福颐《雁塔题名帖介绍》,《文物》,1961年第8期,页23~25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4579232.html
  • 刘运好:慧远大师行迹考

    公元392),慧远59岁。是年秋,与提婆复校《阿毘昙心》,以作为定本。无名氏《阿毘昙心序》曰:“以晋太元十六年岁在单阏贞于重光,其年冬,于浔阳南山精舍,提婆自执梵经,先诵经文,然后乃译于晋语,比丘道慈...

    刘运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454279422.html